close

  □盛翔
  近日,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公佈了今年第二階段19類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監督抽檢信息。瓶(桶)裝飲用水、純凈水等微生物超標問題仍較為突出,不合格率超過兩成,791種各類飲料被曝不合格,其中飲用純凈水、天然礦泉水、其他瓶(桶)裝飲用水樣,抽檢樣品不合格就達775種,占97.97%。不合格樣品中,也不乏樂百氏、匯源、娃哈哈、怡寶等知名品牌產品。(12月7日人民網)
  今年8月,國家食藥監管總局通報食品監督抽查情況時,瓶(桶)裝水不合格率達到了11.9%;幾個月過去,瓶(桶)裝飲用水非但沒因上次曝光而更乾凈,反而不合格率超過兩成,而且不乏知名品牌產品。這樣的結果,實在有些超乎公眾想象。凡在市場上公開銷售的瓶(桶)裝水,消費者都有理由認為其已達到安全標準,達標不是高標準,而是底線要求——— 為什麼越是抽查,越是曝光,瓶(桶)裝水反而越來越“臟”了呢?
  “桶裝水水桶大多有毒”,諸如此類媒體曝光多年前就有很多;在很多地方,租個民房搞套設備,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生產桶裝水。去年,由媒體發起的農夫山泉標準之爭,則揭露出我國瓶裝水標準嚴重滯後,測菌仍按前蘇聯標準進行的事實——— 我國瓶裝飲用水的國家標準中,水質指標僅有20項,相比之下,自來水標準中水質指標有106項。
  無論是桶裝水還是瓶裝水,多重的標準以及多頭的監管,都是客觀存在的現實。飲用水市場品種繁多,使用標準完全不一樣,企業內部標準更是“商業機密”,沒人知道瓶(桶)裝水標準里的“水”究竟有多深。標準混亂的背後,必然是監管的無力。“九龍治水”模式下,似乎誰都可以管,結果卻是誰都不管。
  從不合格率超過一成,到不合格率超過兩成,讓我們不得不反思:瓶(桶)裝水背後的監管合格率,是不是也越來越低?監管部門必須行動起來,對瓶(桶)裝水進行合理的分門別類,給消費者一個明晰可見的統一標準;在此基礎上,則必須強化監管力度,對不合格的企業開出嚴厲的罰單——— 不論是多麼大牌的企業,只要產品質量有問題,就必須接受嚴厲懲處。
  此外,迫於監管形勢和整治市場失靈的需要,應該用最嚴格的監管、最嚴厲的處罰、最嚴肅的問責,切實保障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有必要建立相關的黑名單和紅名單制度——— 不合格的黑名單企業要曝光,合格的紅名單企業也要褒揚。惟其如此,才能借助市場和消費者的力量,讓守信者一路暢通,讓失信者寸步難行。
  (原標題:瓶桶裝水越來越“臟”,問題出在哪裡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q86xqj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